36岁深漂困境:孩子留守老家,父母养老困难

深漂留守儿童

Shenzhen

Culture

// 36岁深漂困境


有这样一部分深漂群体,因现实的种种原因,他们不得不将孩子留在老家,缺席孩子的成长,或令父母成为空巢老人。


来自河南的张莉(化名)就面临这样一个抉择:是将孩子带去大城市,与自己一起过“低质量”生活;还是留在老家由年迈的父母照顾,一年相处的日子不超过二十天呢?


对于一位母亲来说,这是最揪心的取舍,也是无奈的现实。






这是张莉夫妇在深圳工作的第十四年间,22岁到36岁,他们将最好的青春付诸于这座城市。五年前,儿子乐乐(化名)出生了,刚断完奶,张莉便将孩子送回了丈夫谢骏(化名)的老家,由爷爷奶奶照顾。


在这段异地亲情关系中,张莉几乎缺席了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所有重要时刻:第一次开口说话、学会走路、长乳牙、第一次去幼儿园报道......那些本应该在母亲的陪伴下完成的事情,现在却不得不托付给他人


只有在放长假的时候,张莉与谢骏才有机会回老家,365个日夜里,与孩子团聚的天数仅有二十多天,亲情的传递皆由视频电话来完成。


对母亲张莉来说,每天最欣慰的便是下班后能与孩子视频,“看见他在屏幕里手足舞蹈、牙牙学语,就会觉得在深圳面临的所有压力与苦累都是值得的!”


谢骏忙着在外跑业务,每天都是坐末班地铁下班,回去倒头就睡,只有在周末才能挤出一个下和孩子通电话。


两代人的观念不同,在育儿层面经常会产生分歧。爷爷奶奶的认知里,孙子吃饱穿暖就行,不注重对孩子性格的哺育;张莉觉得“三岁定终身”,一定要从小就培养良好的性格习惯


亲情的长期缺席也让张莉面临很多无奈,最让她感到遗憾的是:孩子开口说的第一句话,不是妈妈,而是奶奶


“过年回家刚见面时,我能感受到孩子眼神中的陌生与疏离感。虽然喊我妈妈,一有事情却只找奶奶,尽管每天都视频通话,但孩子第一时间需要的、最亲近的那个人不是妈妈,这让我觉得很难受,也很愧疚。”

 

最煎熬的是每次假期结束返深时,好不容易与孩子建立感情、熟络起来,又不得不离开他。“孩子哭到声音都沙哑了一直喊着‘要爸爸妈妈那一刻就觉得自己并不是一个称职的母亲,总是在孩子最需要自己的时候抛弃他,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立刻辞职与孩子一起生活。”






正如里尔克诗中描述:“人生重重地压在我们的身上,它的重量越重,我们就越能深入生活之中。”


谢骏是家中独子,随着孩子慢慢长大,父母日渐年迈,养老的负担自然也全落在夫妻俩肩上。


谢骏的父母已进入花甲之年他们同年龄段的人大多都在城市里享受退休生活,每天去公园下棋锻练琴打太极;而父母却还执意在农田里劳作。


夫妻俩原本的安排:乐乐出生后就接父母来深圳照顾孩子,一来孩子能在大城市中成长,二来年迈的父母在身边养老,也更放心。


一家人以这种模式生活八个月之后,最后还爷爷奶奶带着小孩回到了乡下


爸妈不适应城市里的生活,既没有认识的熟人,又不会讲普通话,一天到晚被困在出租屋里照顾孩子。两个老人都是异地的农村医保,身体出现大大小小的毛病都坚持不去医院,怕花钱、怕添负担。婆媳之间每天面对面,也会产生很多不可调和的矛盾......”


我也不希望父母在这个年纪还漂泊异乡,和我们一起挤在50㎡不到的出屋里。”谢骏说。


作为80后一代人,他们在慢节奏的乡镇环境中成长起来,中年之际,却不得不在高压生活里浮沉。职场上,后浪如潮水般卷来;家庭里,要兼顾住房、孩子教育与父母养老问题。






张莉与丈夫都是标准的乡镇青年,三线小城大专学历,毕业后追随浪潮来到深圳拼搏闯荡。


乡村资源贫瘠、一穷二白,从学生时代起,他们就不得不过早离开父母去读书求学,结婚生子后同样面临骨肉分离的无奈,在他们的生活轨迹中,亲情的陪伴似乎一直处于缺席状态


在很多人的观念中,让孩子成为留守儿童是不负责任的行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深渊,如果不是无奈之举,谁愿意与自己的孩子分隔两地?”


对于张莉和谢骏来说,背后的深渊就是房子和生计。


在需要通勤90分钟的城中村,穿几十块的衣服,点个外卖要在各个平台比价,放弃了所有娱乐休闲活动......这几年来,张莉夫妇一直隐忍在“低质量”的生活方式之下。


房轮候好几年了,排名一直在上升,可就是等不到啊!孩子出生后不仅要为房子打拼,还有教育支出,自己带孩子花销大,也不能工作,权衡之后,只能把孩子暂时留在老家,我俩心无旁骛地工作存钱。”


张莉夫妇在深圳工作近十五载,于他们而言,返回老家或是去二三线城市发展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一是因为35岁过后找工作限制多,换城市换工作得面临没收入的局面;二是因为我们想让孩子在这座城市里成长,接受优质的教育。


再过2年,乐乐就升小学了,张莉夫妇最近也在看龙岗和惠州的房子、研究入学的事。“缺席了孩子前几年的成长,我不想再缺席孩子的教育了。”张莉言辞中难掩激动。


短暂的隐忍与离别,如果能换来更好的未来,张莉觉得也值了。



//



在深圳,不乏如张莉谢骏这样的80后群体。


他们是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听着广播、看着黑白电视机成长,亲历了互联网“从无到无限”的普及,见证了金融危机、房价疯涨。人到中年,被“脱发”“内卷”“三胎”“35岁职场优化”的字眼裹挟,还得肩负“上有老、下有小”的困境


他们既能吃苦也能隐忍,用前期的将就换取更有保障的未来,或是蜗居在城市里的狭小空间,或是牺牲自己的生活质量;亦或是暂时忍受与家人分别的痛苦......


厚积薄发,时间会给予他们答案


了解更多深圳办事政策,请关注公众号 深圳派 (id: best0755) 长按或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