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排队7万桌的「深圳文和友」,现在怎么样了?
刚出老街地铁站,就能在参差林立的高楼中一眼识别出深圳文和友。
开业两年时间,深圳文和友不断升级,最终成为了“老街虾市场”。
如今,深圳文和友怎样了?
前两年深圳文和友最火爆的时候,夸张到取号前面排队70000+桌,几万人顶着烈日排队8小时,甚至有人为了喝上1杯“茶颜悦色”,不惜花600元高价找黄牛代买。
如今旧地重游,不胜唏嘘。
想到两年前的人从老街地铁口一直排到布吉河的画面,再看如今没人排队的门口,终于不用人挤人,而当时很火的“黑洞”也已经大门紧闭。
短暂停留3个月的茶颜悦色撤场后,如同带走了文和友的半条命。
走进深圳文和友时,发现整个大厅除了服务员外,几乎空无一人。如同进入“鬼城”,没有一丁点人气,虽然有稀稀拉拉的人流,但是很多都是单纯来打卡,并不见真正坐下来吃饭的人。
较早一批入驻的本土品牌,“老地方盐田肠粉”、“小罗臭豆腐”即使开着,也不复往日的热闹了,留下鲜有问津的店铺,也许是他们最后的倔强。
>>>
逛了一圈下来,如今文和友实际营业的店铺并不多,大多以小吃、茶饮为主,很多商铺都已经撤了,唯独留下了铺面,不是闭门谢客就是在“升级改造”。
原先在2楼的餐厅,也拦了起来并放上提示板。
唯一有点人气的,就是中庭的“老街虾市场”,虽说是工作日,但也只坐了寥寥几桌人。
对于大厅内空荡荡的场景,服务员早已见怪不怪。“工作日的客流基本上就是这样,而且不论工作日,还是休息日,都不需要排队。”
从万人空巷到门可罗雀,深圳文和友只用了一年,就落寞得像一座“鬼城”。
//
在社交平台的帖子下,不免有网友留言,“这里气氛阴暗到适合拍鬼片”、“改造成鬼屋应该能救活文和友”。
开业之初,深圳文和友的人气一直居高不下。不仅有茶颜悦色快闪店“壮门面”,还引入了“光明乳鸽”、“沙井蚝”等家喻户晓的老字号店铺,但在经历了初期的爆火后,画风突然陡转直下,渐渐变得“门庭冷落”。
2021年9月份,深圳文和友原招牌被取下,取而代之的是新招牌“老街蚝市场”,同时提供更多深圳的特色小吃。
装修也由内而外大改特改,从复古怀旧风格变成赛博朋克风的老街市场,随处可见蚝壳公司广告及充满科技感的生蚝霓虹灯,复刻出90年代东门老街菜市场的热闹,现场布置成了水产市场,堆满各色水产。已经完全看不出当初文和友的影子。
又过去短短1年多时间,深圳文和友从“老街蚝市场”变成“老街虾市场”,在生蚝和小龙虾之间两度摇摆。
事与愿违,如此大刀阔斧的做法,非但没能刺激客流量回升,门可罗雀的店铺,再也撑不起昔日热闹景象。最近去了一趟深圳文和友的Calmar表示:“自从茶颜悦色搬离文和友之后,人气下降太多了,店铺都变得空空荡荡的。”
更有不少网友在提到深圳文和友时,竟用上了“避雷”、“贵且难吃”、“没有灵魂”等字眼。
换句话说,一系列疯狂的折腾过后,文和友并没有摸索出一套适合长沙之外的模式,围绕在头顶的光环,似乎正在慢慢褪色。
2019年,长沙文和友搭着长沙旅游经济的“便车”,升级为20000㎡的超级文和友,变成一个网红打卡地。文和友也顺势改变发展策略,做“地方文化+美食娱乐”的结合体,想做餐饮界的迪士尼。
文和友能在长沙持续爆红,其实与长沙本身的市井文化密不可分,但这种文化却在深圳有点“水土不服”。
如果说长沙超级文和友是一个文化地标,构筑的基底是长沙的网红城市属性。而深圳,务实、追求效率。文和友再有特色,去一次也够了,就是图个新鲜,毕竟咱来深圳不是来玩,是来搞钱的。
深圳文和友的建造,给人一种照葫芦画瓢的感觉,内里都经不起深圳人的考验。
从深圳文和友的菜单上,我们可以看到一种 “矛盾” ,菜单内涵盖的种类繁多,包括了广东的特色小炒,也还有长沙美食。但要说广东经典美食,倒没有几样。
另一方面,文和友作为餐饮品牌,也征服不了深圳人的胃——文和友,真的不好吃。
一些曾经去过深圳文和友打卡的食客表示里面的餐厅口味确实不太行。“深圳好吃的东西太多了,文和友并没有太多特色”、“量少,又贵又不好吃,没有去第二次的欲望”。
餐饮品牌,重要的还是食物,食物的味道得到食客认可,顾客自然座无虚席。
在深圳这个糅杂了天南地北的饮食文化的城市,深圳人吃遍大小城区的特色美食,什么是美味,尝一尝便知晓。
画虎画皮难画骨,踏实点研究广东饮食文化,用心做好手头上的美食,才是王道。
否则,繁华过后,空留一声叹息,这深圳文和友,怕是真要成为 “ 鬼屋打卡点 ”了。
编辑 | Ock
摄影丨Kido
校对 | 小马
微信搜索或扫描文末二维码,关注【深圳派】id: best0755(原:深圳百事通) 微信公众号,对话框发送关键词【活动】,即可获取深圳活动最新资讯及相关办事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