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命换钱” 的996:不是福报,是警报
2020年12月29日,拼多多员工张*霏凌晨加班后猝死。
2021年1月9日,拼多多员工谭*林跳楼自杀,不幸身故。
两个事件本身可能没有直接联系,但新的一年还未展露生机,却有年轻生命接连陨落,不免让人感到格外沉重和痛惜。
与此同时,拼多多的“用命换钱”论又如一枚重弹,将“996工作制”和“畸形加班现象”等议题,再一次推向大众论坛,引爆舆论。近一个星期过去,仍回声嘹亮。
都说互联网是有记忆的,只要简单搜索就不难发现,996引发的热议曾不止一次激起过波澜。但每一次风平浪静后,生活有越来越好吗?还在996的你,请回答。
01
“晚上才真正开始上班”
有19年的应届生,回忆起当年面试拼多多时曾被提问:“如何看待拼多多所遭遇的社会质疑和舆论压力?”
两年前,锋芒初绽的拼多多,因为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备受质疑,面对舆论压力就颇有顾虑;两年后,拼多多以速度、效率、狼性著称,但又因不合理的工作制度,再次站在了风头浪尖上。
毋庸置疑,坐拥数字经济时代的红利风口,互联网企业发展势头强劲、前途敞亮光明,可也因为步子迈得太大太急,一些略显尖锐的问题没有得到足够重视,而争先暴露在大众视野中。
其中,996工作制,中国互联网企业加班文化的代表,就是一大顽疾。
发展至今,“996”不再特指“9点上班,9点下班,每周6天”的工作制,而是泛指社会上普遍存在的畸形加班现象。其辐射范围,也从互联网企业迅速扩散至其它各行各业。
选择互联网大厂,基本等于选择996。
熬过重重竞争进入大厂的年轻人,很清楚自己的选择意味着什么:一边是“改变世界”的憧憬和机遇,一边是“被世界改变”的作息和身体。
大厂专属的丰富资源、广阔平台、诱人薪资等,生动地活跃在每一个毕业生的想象中,不需要HR赘述。
在程序员安安的回忆里,腾讯就是“很有吸引力”的存在,初入职时的他完全是干劲满满的模样,“当时的憧憬就是争取多做几个大项目”。
入职后,他对“高手云集”这个词有了更深刻的感触。“很难完全理解师傅们开发的工具,感觉很高深的样子。”不适应之余,也有落差,他发现大部分工作其实对个人的提升并没有什么帮助。
为了跟上大佬的步伐,工作时间以外,他也不敢全然放松,而是再多花时间和精力从平时的项目中提炼具有建设意义的点进行学习。
时间,在互联网大厂永远是不够用的。
在鹅厂工作了近两年后,安安已经习惯了每晚9:30后离开公司。但是,离开公司不代表工作结束,半夜三更被催着反复修改问题是家常便饭。工作以后,他的睡觉时间从12:00一步一步挪到了凌晨2:00,有时凌晨4:00还会突然清醒,在床上干瞪眼。
同部门的同事工作节奏也差不多,早晨在电梯口碰到,有人是刚来上班,有人则是刚要下班,掐指一算,在公司至少呆了13个小时。
安安最长的一次加班记录定格在了早上5:00,那是2020年春节前的一天。新一年的春节即将到来,新一轮的加班显然是无可避免。
“晚上才真正开始上班”,这句话又辛酸又好笑,但确实是很多大厂人的真实写照。
需要明晰的是,加班频繁并不意味着个人能力不足。就安安所在部门而言,加班往往是为了赶进度,项目启动的时间很紧急,上线时间却又无法推延,只能全部门的人一起加班加点。
由此可见,超出一个人正常能力范围内的工作量,或者超出正常工作时间能抵达的DDL(截止日期),也是大多数人无法拒绝加班的原因。
习惯了996工作模式的人,对996的副作用也再清楚不过。
“年末和朋友吃饭,一桌七人,四个身体有问题,三个今年做手术。”安安就是三个中的一个,尽管他有在公司的健身房锻炼的习惯,但身体还是不如以往健康。
餐桌上,一句“打工人不容易”又不知引起了多少人的共鸣。
02
可以选择“安逸的日子”吗?
“怎么看待996工作制的存在?”
“由于我国目前发展阶段的限制,社会必须容忍996的出现以及普遍……”
“这是社会现状导致的必然现象……”
“避无可避的996,有一定的必然性……”
出乎意料的是,与此刻正在经历996的人简单交谈,他们不约而同地用“必然性”理解自身的处境。相比起带着抗拒情绪工作,不带感情地接纳996反而是人间真实。
1988年,“爱拼才会赢”响彻全国,成为激烈一代人努力向上的格言;30多年过去,值此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之际,拼搏/奋斗/努力依然是被弘扬的时代精神。只是随着社会节奏加快,“不拼就会输”的焦虑也开始席卷当代人的生活。
尤其是在发展迅猛的一线城市,在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中年人害怕被年轻人淘汰,年轻人害怕被同龄人淘汰,你做不来还有别人能做的来。每个人都卯足劲向前冲,将一个钟掰成两个钟用,生怕落后于别人。
996的诞生确实有其必然性,但值得我们需要深思熟虑的,还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当996逐渐普遍,渗透至各行各业,被视作行业潜规则;当其为个人带来的经济效益越来越弱,甚至不足以负担一个人巨大的身体损耗,我们能不能选择拒绝996?能不能选择“安逸的日子”?注意,这是两个问题。
首先,我们能不能选择拒绝996?
前文提到,996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无处可逃的氛围,有多无处可逃?
马云说,996是福报;刘强东说,混日子的人不是我的兄弟;美团被质疑“用不合理的系统、逼迫外卖员闯红灯提速”……早在拼多多陷入舆论漩涡之前,就曾有企业接连“出圈”。大企业尚且如此,一些福利待遇不如大企业的小企业,有样学样,更是让人觉得996无处不在,逃无可逃。
在同是程序员的振杰看来,拒绝不过是陷入恶性循环中:“拒绝996就低绩效,低绩效就逼人走,走人去的还是互联网企业,互联网还是得996。”循环的终点可能是,因为换工作太频繁,被所有公司拒之门外。
对于出身农村、好不容易在大城市扎根的人来说,对于普通院校毕业、好不容易挤进大企业的人来说,对于为企业奉献了大半青春,好不容易熬出头的人来说,辞职、转行的成本根本是难以负担的,拒绝996更是无异于自断前程和后路。
因此,无法选择的大多数人,还是只能寄微薄希望于boss,希望他们所言非虚。
拼多多称:“坚决反对李某某所发布的言论。”
马云称:“任何公司不应该,也不能强制员工996。”
刘强东称:“京东永远不会强制员工995或996,但是每一个京东人都必须具备拼搏精神。”
也希望他们言行一致。
第二个问题是,我们能不能选择“安逸的日子”?
嘉琪的回答是:能。
大学毕业后,当身边的朋友都在为跻身大企业奋战,她不受影响地选择了一家小企业,平静地展开自己的职业生涯。工作4年后,听闻在京东工作的朋友年薪已达50w,她依旧不后悔当初的决定:“我很清楚哪种生活是我想要的,我不想为了钱过上紧张兮兮的生活。”
想要过上“安逸的日子”,可以到一线城市的小企业就业,也可以选择回到家乡的小县城发展。这对像嘉琪一样更注重健康生活的人来说, 也不失为一种选择。但这种自主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又是社会环境推动形成的没有选择的选择。
为什么想拥有更好的平台和资源,就得接受996?
为什么想要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就得放弃高薪?
为什么我们不能在理想的环境中从事理想的工作?
我们以为自己已经跳出了陷阱,有时只是跳进了另一个陷阱。
安安和振杰等互联网大厂人,给出了更折中的选择——以大企业为跳板,先奋斗个三五载,等攒够经验和资金,再选择相对安逸的日子。在他们身边,有这样想法的年轻人不在少数。
总的来说,置身996的人,很清楚自己的选择有机遇也有风险;拒绝996的人,同样很清楚选择安逸要承担什么后果。大家都知道996不合理,但又缺乏选择的余地。
因此,评判哪一种生活更好是没有价值的,因为每一种个人选择都有复杂的成因,都经过缜密且慎重的考量,有时不过也是无奈之选。
03
996不是“福报”,是警报
“996”被当作选题提出时,小编和同事都有几分抗拒。
“感觉写了也没用,改变不了什么。”
#
2013年
深圳一名房地产策划师猝死,生前曾在微博多次表明加班到凌晨三四点。
#
2015年
一名腾讯游戏员工猝死,事后同事请愿,呼吁高层领导重视员工过度加班现象。
#
2016年
58同城被曝全员实行 “996”工作制度,引发员工声讨。
#
2018年
深圳一名25岁工程师在家中心脏骤停。
#
2019年
程序员们在GitHub上线“996ICU”项目,联合抵制互联网“996”工作制。
#
2020年
拼多多员工凌晨加班结束,倒在了-20°C的冬夜。
#
2021年
看到这里的你,可能还在996岗位上加班、熬夜。
随着“996”开始打压8小时工作制,“大小周”也开始取代“双休”制度,即“一周上班六天,一周上班五天”。
数天前,快手召开全员会,宣布将从2021年1月10号起全员开启大小周制度。更早之前,也有人在脉脉匿名爆料称,拼多多有“超级大小周”制度,即大周工作七天、小周工作六天,以此计算,一个月仅有两天休息时间。
当这些全国名企因为“大小周”引起舆论注意,深圳的部分微小企业早已在默默施行。在Boss直聘等求职APP上点开企业信息,996可能伪装成“弹性工作时间”,但“大小周” “单休”等词已摆在明面上。
恐怕很多毕业生都没想到,工作后不仅没有寒暑假,连双休都成了奢望。当时间不再属于自己,我们到底是生活的主人,还是工作的奴隶?
虽然最终我们可能无力改变什么,但多一个人发声总比沉默有力量,多一个人记住总比遗忘要深刻。
于是,又有了这一次“无用功”般的写作,针对以996为代表的畸形加班现象。
事实上,当996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很多企业不过是在盲目跟风,甚至都没有搞清楚,工作时间长≠工作效率高,认可拼搏精神≠支持996。
因此,比起轻信996是“福报”,我更愿意将其视作警报。
当996不幸成为备受推崇的企业文化,我们要警惕的,是两种极端情况的盛行:一种是过劳的工作量,一种是无意义的加班。前者是明知你做不完还让你做,后者是明知你不用做还让你做。对于个人,都是无止尽的虚耗。
就在前几天,#应届生拒绝996被申通快递辞退#还在微博热搜上,引发热议。
完成既定的工作量却不能准时下班?仲裁委裁定申通快递构成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行为,判决依法支付赔偿金,对此申通快递提起上诉。
目测又是一场拉锯战。但有两点事实可以确定:一是主管试图以“9点以后下班,这是为员工未来负责”等冠冕堂皇的理由,规训员工;二是面对不合理的工作制度,该应届毕业生没有顺从,而是提出异议。
毫无疑问,“无意义的加班”是“努力”的畸形表征。
当“加班”被视作一个集体努力和团结的表现,一个人准时下班就会被视作异类。多少人为了不成为异类,而选择“陪人加班”?当加班与绩效和晋升挂钩,又有多少人为了加班奋不顾身?
年轻人能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并勇敢表达自我的述求,这其实是一种社会向善发展的积极信号。因此,不要再说这届年轻人越来越不能吃苦,他们只是懂得拒绝无理的需求,做了你曾经不敢做的事。
只是,要保护年轻人的勇敢和全体打工人的权益,社会需要推进更完善的工作制度和更健全的法律保障。
毕竟,996的一大恶行,是部分企业以“自愿”之名定义员工的超长/超常待机,理所当然地不提供薪资或调休。
不加薪,意味着员工需要为了得到本应得的工资,无偿地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不调休,意味着员工为了完成高强度的工作,连基本的休息时间都无法保障。
综合作用之下,往往诞生悲剧。
员工不得不为了有限的薪资进行无限的自我损耗,换言之,企业用有上限的薪资(有的甚至不高)无下限地掠夺员工的时间。996产生的诸多弊端,都需要更强有力的《劳动法》重拳出击。
最后的最后。
此刻正置身于996漩涡中的你,应当警惕,不要对加班的疲惫感受习以为常,也不要对身体的求救信号视而不见。
此刻正在搅动996漩涡的企业家,应当警惕,当畸形加班现象被奉为圭臬,损耗的不仅是员工的创造力,也是企业的生命力。
此刻幸免于难的你,应当警惕,作为他人生活的看客,不要把那些被996支配的艰苦生活,简单理解成“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故事而加以嘲讽。没有人,能真正置身事外。
#珍爱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