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人盆菜宴,千人大巡游,深圳「最大庙会」回来了!


对于宝安西乡人而言,三月三是个甚至比过年还要重要的日子,那就是北帝庙会的开幕日。

庄严的北帝公出位巡游、醒狮、吴州飘色、英魂舞、盆菜,都是每个西乡人的情怀。

不少人一大早就从各个区赶到西乡庙会现场,霸定头位看开幕,以求一沾醒狮的旺气,取个生生猛猛的好意头。



每年庙会中最精彩的环节当属“庙会大巡游”,今年的巡游路线更是从往年的1.4公里延长到了4公里。
西乡北帝古庙前人头攒动,市民、街坊们摩肩接踵聚集围观,等待着北帝公出位仪式。
这是“三月三”庙会最热闹、最隆重的时刻。


穿着盛装的人们全副銮驾,举旗牌、鸣大锣、抬着北帝神像隆重巡游,舞龙舞狮表演队伍紧随其后。

歌舞风情汇景大巡游、锣鼓、飘色等民俗陆续上演,令人目不暇接。

//广府舞狮、舞龙//

深圳各个地方组织起来的舞狮队也会来到这里,今年庙会的一百多支巡游队伍中,光是醒狮队就有十多支!撑着社团旗,狮头擦得铮亮。


“锣鼓喧天,鞭炮噼里啪啦……”龙队激情舞动,醒狮队穿梭其中。


巡游队伍中一般以舞龙开头,醒狮结尾,讲究的就是一个排场和意头。
//吴川飘色//

飘色这种集戏剧,魔术,杂技,音乐,舞蹈于一体的广东特色民俗。

看得见的是财神莅西乡到送子观音,从婚嫁到渔耕,所有能想到的神话及祝愿都在那一串飘色队伍当中。

//


起源于清朝末期的吴川飘色,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吴川三绝”之一。


身着华服的孩童悬于特制高数米板车支架上,手舞足蹈,仿若飘飞于空,将美好的祝愿带到西乡。
//潮州大锣鼓//

潮州大锣鼓,是潮汕地区传统音乐,在粤东、闽南等地广泛流传,有着“中华民族民间音乐瑰宝”的美誉。

庙会巡游时,大锣鼓以大鼓为中心,各种打击乐作辅,音乐声音洪亮,声势浩大,将节日的氛围渲染出来。

//潮州英歌舞//

不少人熟知的英歌舞也出现在本次的庙街大巡游中。



令旗迎风猎猎,鼓点嘭嘭作响,“英歌槌”在手中挥舞,脸涂油彩扮成英雄好汉的青年表演者双手持槌,在昂扬激进的锣鼓声中变换队形动作。

英歌舞演绎的是“敢于拼搏、勇往直前”的开拓进取精神,无论是视觉还是听觉,都能感觉到其震撼人心的感染力。



西乡北帝古庙已有500多年历史,北帝“三月三”庙会是西乡人民共同的文化印记,也是西乡最具标志性的文化符号。
传说中的北帝诞辰日,至今已经延续了将近500年的历史。

它还是深圳规模最大的传统庙会。从4月17号开始为期9天的庆典,真的毫不夸张,原本白天本该寂静的西乡,这几天都快被挤爆了,人数堪比春运。

/

在广东,有没有盆菜就决定了这个节日的重要程度。千岁盆菜宴就是每年北帝诞最经典的重头戏,整整1100桌,这一条街都飘散着过年的气息。

至于为什么冠以“千岁”的名头,那也脱离不了一个“好意头”。
起初盆菜宴是为了耆老而设,一围盆菜坐10位,每位都是耄耋老人,加起来足有近千岁,于是便以此取名——西乡千岁盆菜宴,寓意吉祥康瑞。

一桌“大盆菜”,就像一道尝不尽的乡愁。
“三月三”庙会不仅是西乡居民以及从西乡走出去的港澳台同胞的同宗同源文化盛会。
它也在历史烟云里铭刻着西乡辉煌的过去,在世代传承下孕育着西乡美好的未来,寄托着乡邻们的浓浓乡情。


如今庙会已经成为西乡人联络感情、聚会交流、和睦乡里、传承传统文化的活动。
///
西乡北帝“三月三”庙会
丨地址丨
| 注意事项丨
巡游活动在17日就已经结束了,
想去的朋友可以参加明年的巡游活动。
接下来的几天还有各种活动可以参加哦!
| 活动时间丨

编辑丨Ock
摄影|Jacky
校对 | 小马
微信搜索或扫描文末二维码,关注【深圳派】id: best0755(原:深圳百事通) 微信公众号,对话框发送关键词【活动】,即可获取深圳活动最新资讯及相关办事入口。